查看原文
其他

纪要 | 【邀访学者论坛】刘未:考古学视野下的晋东南宋元村落

20171129日,文研院第三期邀访学者内部报告会(第十次)在北京大学静园二院111会议室举行。文研院访问学者、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刘未作主题报告,题目为“考古学视野下的晋东南宋元村落”。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赵世瑜,文研院院长邓小南、常务副院长渠敬东,访问教授邓淑苹、李楠、孙圣民、肖瑛,访问学者陈波、陈志远、胡鸿、华喆、林晓光、唐雯参与讨论。

刘未副教授首先解释了研究晋东南宋元村落问题的缘起。2006年,他随赵世瑜教授组织的第四届历史人类学研修班赴山西晋城进行田野考察,寻访村、庙、碑。以府城玉皇庙为个案,他试图对寺庙的外部空间(即村落联合体)与内部空间(即建筑及图像布局)进行复原分析。同年秋季,他在参加由徐怡涛教授组织的晋东南早期木构建筑调查时,补充了村落寺庙建筑史的分析视角。他还意识到,不同学科在晋东南研究中所关注的对象与视角存在较大差别。如今,刘未副教授试图以晋东南宋元村落研究为主题,整合碑刻、建筑、塑像、壁画、戏曲、仪式等研究素材,进行一项新的历史考古学研究尝试——在中等尺度下开展短时段的区域性研究,重点讨论各类材料所反映的空间性、时间性以及物质性问题。

对晋东南宋元村落进行考古学研究,自然离不开回溯历史人类学和聚落考古学的相关研究。以空间因素而论,需要考虑的有1980年代以来华南研究中的仪式联盟、信仰空间问题,1970年代台湾研究中的祭祀圈、信仰圈问题,1960年代施坚雅的市场体系理论以及1930年代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等。自1950年代戈登•威利在秘鲁进行聚落形态研究以来,通过系统性区域考古调查进行空间分析在史前考古范畴得到了广泛的发展。但是,能否将其历史考古领域仍待探索。

接下来,刘未副教授试图以以空间性分析为例,从三座庙宇材料出发引出晋东南村落研究的基本问题。由此,他也将其所处的长治盆地西部设定为初步的分析区域。该地区属长子县东部与屯留县东南部的浊漳河(南源)流域,面积约600多平方公里。第一座庙宇为长子西上坊成汤庙。刘未副教授重点讨论了金正隆二年碑阴题名记所反映的“县—乡—管—村”结构。结合《长子县志》收录文庙元至元八年碑阴所载钦崇、漳德、义风、神义的近150个村落名称,可大体复原金元时期长子县所辖四乡的地域空间。第二座庙宇为屯留东酪余三嵕庙。刘未副教授侧重讨论元至大元年碑所反映的崇仁乡李高管空间复原,他还表示,可将庙宇附近所发掘的同时代家族墓地纳入分析范围。第三座庙宇为长子小关三嵕庙。在此,刘未副教授关注于金贞元元年碑所反映的钦崇乡小关管空间复原,并将其与同庙传世赛社写本反映的仪式传统相联系。

通过以上个案分析,刘未副教授指出,首先我们要从宋元村落的社会空间问题入手开展研究。为此,他对长子县村落及寺庙进行了为期一周的田野调查,并在地理环境体验、碑刻资料补充、木构建筑编年、村民工匠的访谈等。由此,他对已有研究资料进行整合,并对宋元村落的社会空间问题重新加以思考。刘未副教授表示,要考虑不同时代碑刻“书写”的差异及“存亡”的影响,并留意以往研究中“七社十八村”、“六庄七社”、“八庄五社”这些“典型”案例在古今重叠、历史延续方面的特殊性。考古学区域调查结果显示,从共时的角度出发,村落社会空间类型多样与范围交错提示我们要对寺庙背后的村落网络关系做更复杂的考虑。而从长时段的视角看,用材料丰富、结构完整的晚期经验去缀合材料有限、结构残缺的早期图景有可能出现偏差。

除了对社会空间进行分析,刘未副教授还提出村落的地理空间问题。克里斯塔勒与施坚雅理论建构了“州城—县城—市镇—村落”的六边形级差体系。该模式的形成主要基于观察近代材料的基础之上。从长子县的个案来看,中心市镇的形成时间比较晚近,这暗示着早期村落空间格局可能存在另外的模式。受古今重叠型城市考古启发,并借助于民国时期地图乡村路网来分析长子宋元村落的空间关系,由此,刘未副教授提出了一种村落间十字形无级差体系的可能性。

发言结束之后,赵世瑜教授对报告内容进行评议,其他与会学者也从各自研究领域角度对报告所涉及的问题展开了充分的讨论。



责任编辑:黄  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